新聞動態

08
2019
-
10
工信部淘汰落后產能 提升工程機械品質
8月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對煉鐵、煉鋼、焦炭等18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予以公告,名單共涉及2087家企業。工信部督促有關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列入名單企業的落后產能在9月底前關停。這其中并無一家裝備制造企業,更沒有一家工程機械制造企業。
從淘汰落后產能的意義來看,這18個行業大多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行業,其中起碼有10個以上的行業與工程機械息息相關。只是對于工程機械行業來講它們更重要的一個屬性是——上游的原材料行業。
中國工程機械產品落后于外資先進企業,如果只是因為核心配套件技不如人,尚情有可原。在配套件行業還未形成先進生產力的時候,可以通過國際采購的途徑予以彌補。然而,事實上,工程機械企業在進行國際采購時,還有一項重要的任務是采購關鍵部件的鋼材。這個問題在履帶式起重機等產品方面顯得尤為突出。
原材料之殤來得比配套件更為痛徹——這直指國家的鋼鐵、冶金等最基礎的工業。這導致行業出現的問題不是能夠通過快速更換配套件,甚至一大套系統就可以解決,而是行業整體滯后于世界先進水平的不可改變的事實。
對于這18個行業來講,落后產能所造成的“劣幣驅逐良幣”效應導致行業停滯不前,正是行業面對的最嚴重也是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這次,工信部確實是下了大決心,8月初公布名單,9月底即要求全部落實。這意味著這18個行業中的整體水平將得到極大改善。對于工程機械行業來說,提高了原材料的基礎性能,也就意味著工程機械行業的基礎將被打牢。
雖然這可能使一些企業失去了成本優勢,但對于整個行業來講,其使用的原材料將更有保障。企業不必將精力分散于原材料是否過關的問題上,研究人員在計算產品的臨界情況時也將更游刃有余。這將從根本上提升了整個產業的技術高度,并減少了研發人員的無用功。
工程機械行業是否存在落后產能?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在行業井噴式發展的背后,產能過剩的問題隱約可見。一些技術先進的企業不可能完全瓜分市場,一部分小企業趁機在其中渾水摸魚。這些企業遲早也將被以淘汰落后產能的名義從工程機械行業中清洗出去。
提高了原材料的整體性能無疑也將逼著那些實力略遜于行業平均水平的企業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行業整體水平也得到改善。這意味著行業的準入門檻在無形中得到了提升,新進入者必須具備更強的技術實力和資本實力,才能夠涉足于此。所以說,雖然這次18個行業并未涉足工程機械領域,但事實上已經使工程機械行業受益匪淺。
相關新聞